中華楊氏總會楊嘉谷會長一行暢游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
2019年10月20日,世界姓氏組織聯盟主席、中華楊氏總會楊嘉谷會長、秘書長楊麗娟、副秘書長楊成文等一行10人和當地朋友暢游吉隆坡。
楊嘉谷
世界姓氏組織聯盟主席
中華楊氏總會會長
中國企業發展創新發展十大新銳人物
中國嘉谷國際投資集團董事長
他為了眾人的健康,創造了無數發明,他解決了垃圾處理、污水處理、生態種養加、生態廁所、生物制藥和生物肥等現實問題,他創新了獨特的JG生物處理技術得到國家環保部等海內外有關部門的肯定。他受爺爺和父親的影響,幾十年看病不收錢。被百姓親切稱為當代“華佗”,被世人和媒體譽為“白族神醫”。
楊麗娟
中華楊氏總會秘書長
中國新媒體聯盟秘書長
中國關心下一代愛心行組委會副秘書長
北京民進企業聯合會理事
中國民進企業促進會會員
我們以“文化傳承、產業支撐、金融服務、公益事業”的十六字方針,堅持傳承和發揚忠勇報國、孝悌仁愛、勤儉廉正、清白傳家的家族文化核心,團結楊氏族人,發揚楊氏文化與精神,成立公益基金會,辦慈善事業,廣納楊氏人才,幫扶家族人員,繁榮家族事業,攜手共創楊氏家族美好的明天!
吉隆坡(英語:Kuala Lumpur,簡稱“隆市”或“KL”,全稱“吉隆坡聯邦直轄區”)是馬來西亞的首都兼最大城市,2018年11月,世界城市排名發布,吉隆坡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。吉隆坡是一座對東南亞的文化、教育、體育、財政、經濟、商業、金融都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國際大都會。因許多在東南亞召開的國際級外交會議都會在吉隆坡和新加坡舉行,因此吉隆坡也被視為是東南亞外交的兩大中心之一。
吉隆坡石油雙塔曾經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,目前仍是世界最高的雙塔樓,也是世界第十六高的大樓。坐落于吉隆坡市中心(Kuala Lumpur City Centre) 簡稱KLCC計劃區的西北角,屬于此計劃區的第一階段工程。
吉隆坡石油雙塔高452米,共地上88層,由美國建筑設計師西薩·佩里(Cesar Pelli)所設計的大樓,表面大量使用了不銹鋼與玻璃等材質。雙峰塔與鄰近的吉隆坡塔同為吉隆坡的知名地標及象征。
18世紀,英國勢力雖然進入馬來半島, 但英國采取不干預政策, 對其他馬來土邦基本上不聞不問。1860年,吉隆坡建城。1867年以后, 英國開始改變政策,趁著各馬來土邦的政治紛爭, 將其影響力滲透至霹靂、雪蘭義、森美蘭和彭亨, 派駐參政司(Resident)協助管理。 1893年,霹靂參政司瑞天成(Sir Frank Swettenham)建議把四州組成一個統一的行政單位, 以劃一行政, 節省費用, 并可利用其他三州的經濟資源來解救彭亨的財政困難。 1896年,馬來聯邦正式成立,以吉隆坡為首府, 俗稱“四州府”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日軍于1942年1月11日占領吉隆坡。盡管戰斗損傷極少,但在日軍僅在占領吉隆坡幾周內的時間,屠殺了超過五千名華人,并將數千名印度人當做苦力強制去修緬甸鐵路,造成大量人員死亡。1945年8月15日,日軍將領板垣征四郎向英軍投降,吉隆坡結束了44個月的日占時期。
1957年,吉隆坡成為剛從英國獨立的馬來亞聯邦(Federation of Malaya)的首都。當時,首任總理東姑阿都拉曼在吉隆坡的默迪卡體育場(Stadium Merdeka)宣讀獨立宣言。1963年成為馬來西亞聯邦的首都。
1974年,吉隆坡自雪蘭莪州劃分出來,組成第一個受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管轄的聯邦直轄區。在短暫的一個多世紀,吉隆坡便由“泥濘的河口”,一躍而成為馬來西亞的首都兼第一大城市。昔日的礦業小鎮,如今高樓林立,交通四通八達,貿易鼎盛,活力無窮,已成為擁有面積243.6平方公里,居民百萬人的大都市,成為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最大的城市,系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商業和社交中心,早已不是小河口。
吉隆坡將新的發展設計和舊傳統巧妙地結合在一起。它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建筑物及許多杰出風格的大型建筑物,但是許多歷史遺跡都被保留得非常完善。有“世界錫都、膠都”之美譽。
有人說它無聊,它像其他首都一樣現代摩登,車水馬龍,西裝革履的白領們穿梭在玻璃幕墻的各個摩天大樓間;也有人說它是一座新舊輝映、融合了東方色彩與西方文明的大都市,既有現代都市的時尚氣派,也不乏古色古香迷人風韻,市內典型的穆斯林建筑、中國式住宅以及英國殖民時期建筑星羅棋布,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與歷史悠久的村莊相互呼應。同時它還有著多元的文化,馬來村、唐人街、印度街并存相依,相處融洽。
吉隆坡分為11個市轄區,皆受聯邦直轄區部下轄的吉隆坡市政局(Kuala Lumpur City Hall)管理
到吉隆坡推薦一好吃的地方
這里是網紅和明星打卡地